近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蔺海鲲教授、李菲菲老师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7日)的文章《“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新探》在中国社会科学网刊登,该文是对《“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探本》(周世兴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月版)一书所写的书评,并据此提出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和思维路径。
文章认为,《“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探本》一书中提出了关于“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观点。该书认为,“马克思—恩格斯问题”不仅是如何看待马克思恩格斯之间思想关系的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问题,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口和生长点。“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并非仅是一种学术思想上的合作关系,而是建立在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实践中的紧密合作关系。衡量各种关于“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的观点只能是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关于他们思想关系的论述,最终标准则只能是马克思恩格斯所从事的“合伙的事业”及其“成功合作”本身。文章认为,《“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探本》一书提出了“还原”“马克思—恩格斯问题”这一学术构想,力求将学界谈论的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本身问题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还原为“我们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要以高度的“主体自觉”和“方法论自觉”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创造性的理解和解释,为达成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目标,作出持续不断的努力。
文章认为,类似“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必须正确面对的重要问题,应该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认识,以理论思维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实现现实问题研究的主体自觉和方法论自觉,以对马克思主义符合新时代的全新理解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努力加强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院成为甘肃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蔺海鲲名师工作室”入选甘肃省首批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此次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文章的发表充分展现了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教学科研成果培育转化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为实现学院的长远发展目标和编制十四五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供稿:宣传部)